首页 动态 消费 创业 汽车 商业 房产 互联网 纵横 聚焦 快讯 热点 手机版
热点 > 热点 >

肃清“挂名学术”,回归为学初心

来源:半月谈网 发布时间:2023-08-29 15:45:43

半月谈评论员 范帆

近来,全国多所高校发力论文学术不端自查和挂名现象清理,提出要彻底清理存量,坚决遏制增量风险,引导科研人员强化科研诚信意识,坚守科研诚信底线。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高校以“壮士断腕”的态度严查学术不端问题,良足称道。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动真格”的对象,除了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还有长期未获足够重视的“挂名学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何为“挂名学术”?概言之大致包括以下几种行径:有人为了评职称或者职务晋升,直接花钱购买论文,由此甚至衍生出一条分工明确的论文代写黑色产业链;有人将论文署名作为结交他人的“大礼”,一心攀附搞“圈子文化”;还有人虽未对论文有实质性学术贡献,但依然利用手中权力强行挂名,侵占实际研究者的学术成果。

作为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或独到见解,学术论文发表的目的在于作者和读者可就相关学术议题开展切磋交流,令新观点得到更大范围传播。学术论文产出是学术共同体得以进步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论文作为人才考核的依据,实际上只是一种衍生的附加功能。

但是,当前学术界存在过分强调将学术论文作为考核工具的倾向。尤其是在过度功利化的考核机制下,无论是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都“唯论文”。由此,学术论文被“异化”为实现各种现实利益的工具,“挂名学术”乱象滋生。

学术研究中存在急功近利的风气,显然与为学初心相去甚远。尊重知识劳动、尊重原创成果、尊重从探索与创造出发的学术精神,是一篇学术论文最基本的价值底线。倘若科研人员失去了“坐冷板凳”的定力,一味想着“走捷径”“钻空子”,那么正常的学术秩序会遭破坏,学术创新的动力会被消磨。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学术不端行为还将带歪教育风气,乃至污染社会风气。大学是教育学生的最高学府,对于大学生而言,毕业论文是象牙塔里的最后一课,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学会造假和欺骗,他们将以何种价值观步入社会?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学术论文更是与其整个职业生涯相伴,若对论文写作无必要的敬畏之心,何谈真正的学术创新?

因此,整顿学术不端之风,势在必行。2022年8月,科技部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的《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中,增加了买卖实验研究数据、无实质学术贡献署名、重复发表等7种科研失信行为,并对从事论文买卖、代写、代投第三方机构的查处作出规定,为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工作立规矩、订守则,进一步规范调查程序,使科研失信行为的调查处理工作更有规范性、更具操作性。

同时要看到,“挂名学术”等学术不端问题由来已久,想彻底根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除了相关部门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之外,还需多方协同发力,下猛药治沉疴,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

做学问先要学做人,首先要在学术界加强科研道德教育,尤其是对处在学术生涯起步阶段的研究生,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研究生课程教学、科研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此外,要引导广大科研人员坚持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爱惜自己的学术名誉,守卫学术尊严,自觉与学术不端行为划清界限。

学术界不仅呼唤学者自身的道德约束,也需要通过外部制度监督打击学术不端行为。严肃查处并公开通报相关学术不端案例,正是旗帜鲜明反对学术不端现象,释放出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的强硬信号。

有大学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目前最应强化的科学精神。因此,学术界要扭转当前浮躁功利之风,加强科研环境的整体营造,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让论文数量多不等于成果质量高或创新能力强成为自上而下的评价共识,进而改变当前单一僵化的职称评审制度和学术评价导向,代之以科学、合理、多元化的评审体系,由看数量转为重质量,让有真才实学的科研人员有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

总而言之,整治学术不端问题需久久为功,让权力寻租不易找到机会,投机取巧难以获得门路,加快推进科技强国建设才有一条平实而令人笃定的光明正道。(半月谈网)

关键词:
责任编辑:FG003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6840号-34
 

营业执照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