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起,连云港市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中,采取“握指成拳 抱团发展”市县区整体推进的工作模式,在推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谋篇布局,总体设计提供“向心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苏发〔2019〕6号)文印发后,连云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听取专题汇报,研究连云港市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和方法。2019年9月,印发《连云港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连发〔2019〕26号)及行动计划表,铸牢全市市县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总目标和要求,全面启动全市的贯彻落实工作。2019年、2020年,该市财政局连续两年召开新闻发布会,局长亲自解读实施方案及全市工作推动进展情况,加强政策宣传,促进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单位共识形成。
抱团发展,统领全市增强“聚合力”。在省管县体制下,连云港市始终坚持全市发展“一盘棋”,市级财政主动作为,打造连云港市共建共治共享的绩效管理新格局,加强对县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联系和指导,市县区形成聚合力,营造了全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良好氛围。一是全市共建。市县区统一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和宣传口径,在短时间内实现市与县区层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水平“齐头并进”,确保形成推动合力,精准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二是统筹共治。畅通信息交流,加强人员统筹,聚力解决初期区域内工作量激增与绩效人员不足的问题,做到人不足事要成。三是成果共享。共享工作实践成果,减少重复工作,节约整体时间、人员和资金等资源成本,提高全市预算绩效管理推进效率和效果。
关注难点,做好减法提升“执行力”。预算绩效管理深入单位业务层面难、绩效信息与工作管理不同步、重评价分数轻指标完成度等是推动工作面临的三大难点。为破解难题,提升预算单位贯彻预算绩效管理的执行力,2018年该市率先开展“表格式”自评价尝试,推行绩效自评价双向选择模式,在保留“报告式”自评价的同时,大力推广“表格化”“不打分”自评价方式,充分赋予预算单位选择自主权,最大限度减少单位自评价工作量,畅通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沟通渠道,引导单位更加注重日常管理质量提升,极大调动了预算单位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积极性。
考核创新,激励约束增强“内动力”。做好市对县区的工作统领,促成预算绩效管理纳入市县区政府考核。率先垂范,用绩效理念创新考核方式,引领和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将考核分为基本考核和激励考核两部分。基本考核占比90%,主要体现完成政府当年工作任务的情况。激励考核占比10%,主要激励有勇气、有担当、敢于创新的单位,参与到连云港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前沿性工作中。激励考核中采取让单位做“多选题”,给予单位选择权,确保单位不分大小、不分工作性质,都有机会、都有可能完成目标任务。经过三年的实践,成效显著,受到市委组织部门和市委编办的表扬,得到了部门单位的认可和肯定。
培训交流,人才提质增强“战斗力”。一是坚持底线思维,增强整体战斗力,打赢总体战。2018年以来全市培训人次已突破8000人次,培训的内容既有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的讲解,又有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的实操演练;培训的形式既有课堂学习,又有现场评审会的观摩;培训的老师既有省厅绩效管理方面的专家,又有高校和行业协会的专业人才。二是坚持创新思维,增强尖兵战斗力,打赢攻坚战。组织开展市县区业务交流,激励县区比学赶超;加强向兄弟市县调研学习,促进连云港市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快速提升。
经过努力,目前市县均基本完成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任务,各县也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因地制宜呈现出各自的亮点。灌云县强化预算资金绩效全覆盖、全闭环管理,在全国1862个县中荣获第二十位、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灌南县成立预算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切实发挥组织协调作用,2019年将全县所有部门纳入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范围,2021年“所有资金全部单独编制绩效目标”。东海县财政局积极探索绩效评价成果应用机制建设,建立与预算安排挂钩、反馈整改、报告与通报制度及操作流程,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主动向县人大报告,接受人大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