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消费 创业 汽车 商业 房产 互联网 纵横 聚焦 快讯 热点 手机版
热点 >

京津冀地区人才落户意愿居国内三大城市群之首 家庭化迁移趋势超九成

来源:河北日报 发布时间:2021-05-31 14:12:16

近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京津冀教育蓝皮书:京津冀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蓝皮书指出,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对人才的长期吸引力在增强,在反映区域对人才长期吸引力的居留意愿和落户意愿方面,京津冀地区人才长期居留意愿和落户意愿均处于三大城市群之首,尤其是落户意愿高达58.41%,家庭化迁移的趋势高达九成以上。

蓝皮书介绍,国家卫健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京津冀地区密集的优质教育资源是影响落户意愿的显著因素,家庭化迁徙更看重该地区以教育和医疗为代表的公共服务水平,因此教育优先发展在吸引优秀人才“流得动、来得了、留得住”方面具有基础、先导和引领的决定性影响。

从人口流动特征来看,2010年的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的省际流动比例为48.18%,未超过50%,仍然表现出县际流动和县内流动为主的特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流动人口中省际流动的比例均超过50%,对外来人口的吸引能力较强。2018年,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增长的圈层分布是向中心城市(北京)集聚,流入人口49%集中在北京,河北迁入北京最多,占比达43.96%,极化效应显著;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流入人口的外围县市增速超中心城市,流入圈层分布较为分散。

从三大城市群吸引的流动人口的素质来看,京津冀地区呈现“双高”特征,即平均年龄高(37.16岁)、学历高,近四分之一的流动人口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长三角地区居中,珠三角地区流动人口较为年轻化,平均年龄仅为33.24岁,但学历水平相对较低。

蓝皮书指出,京津冀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成为吸引高质量人才流入的强大动力,未来亟须提升区域教育发展优质均衡水平,强化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赋予创新活力。

蓝皮书建议,京津冀三地要促进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河北主动发展为基础,促进京津两地带动河北发展。从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重点区域发展保障、三地基础教育深度融合、协作提升教师能力素质、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等八个方面,构建京津冀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鼓励优质中小学以教育集团、结对帮扶、委托管理、开办分校等方式,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以共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师跟岗培训等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合作培养培训。以数字学校、社会实践基地、校外活动基地和体育运动设施等为载体,提升资源共享水平。

京津冀三地要加快区域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争取在10年至30年内形成一种较为均衡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要有效满足京津冀区域内产业和城乡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推动建设京津冀职业教育对接产业服务平台,开展技术技能人才联合培养,重点加强养老、护理、城市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与京津冀现代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另一方面,有效满足京津冀区域内居民的学习需求,搭建职业教育统筹协作平台,探索推进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发挥职教集团(联盟)作用,建立职业教育学习成果互通互认机制,推进跨省市中高职衔接。

要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京津冀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应做到目标定位“顶天立地”。目标定位既需要加强“双一流”建设,同时又要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未来产业变革转型升级及科技创新等应用性和转化性需要,应优化高等学校协同育人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水平,以区域内高水平大学为引领,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创新要素集聚需求,开展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深化京津冀高校联盟建设,建设开放共享的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实习实践基地。要整合多元一流的创新主体和多种资本要素,进一步加强跨行政区划的高校创新能力协同发展机制,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和创新资源融合生态体系,加大对高校基础研究及成果转化与扩散的投入力度,通过政策倾斜和加大投入提高河北高校创新的“造血”能力。

责任编辑:FG003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营业执照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