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腊梅开得好茂盛!”近日,潜心研究葛镜桥多年的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葛诗畅站在横跨麻哈河的葛镜桥上,望着流淌不息的河水和两岸盛开的腊梅兴奋地感慨:“那座桥是福泉葛家七世祖葛镜修造的,我和族人、桥友每年都到这里来祭祀,以纪念先祖的功绩。”
葛镜桥修建于明万历年间,由葛镜捐资建成。该桥为三孔石拱桥,桥在绝壁之上起拱,借江心一礁石下脚,设计绝妙、用料考究、工艺精湛,历经400多年坚固如初,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之为“西南桥梁之冠”。茅以升在《中国桥梁技术史》中评价:“十六世纪贵州平越(今福泉)葛镜,历时三十年建成了葛镜桥,不但悉罄家资,在经济上独立成桥,同时三毁三建,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完成了桥的技术上的改革”。时云贵总督张鹤鸣撰《葛镜桥碑记》载,葛镜“前后三十年功始成此,其从容乐善,不吝不倦,岂世俗人所能企及万一者。”葛镜桥造就一段传奇,铸就一种精神。
(资料图片)
早于葛镜桥,南宋嘉定年间建造、位于今遵义市红花岗区境内的普济桥,是贵州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桥梁。据《贵州桥梁志》记载,普济桥之后,还有彝族土司奢香在织金城贯城河上修建的奢香桥,戍守七星关的毕节卫佥事在六冲河上修建的七星关铁索浮桥等。
《贵州通志》(民国版)称,贵州的桥梁建设在清代发展迅速,这个时期贵州有桥梁1222座,其中,贵阳府243座、遵义府245座、安顺府139座,名列前三。
贵州大地上闪耀着诸多桥梁“明星”,贵阳府的霁虹桥、广济桥,安顺府的坝陵桥、花江铁索桥,兴义府的化龙桥、纳福桥,大定府的野马川桥、鸭池河铁索桥,遵义府的巨济桥、乌江铁索桥,平越直隶州的葛镜桥、通济桥,石阡府的启录桥,镇远府的祝圣桥、重安江铁索桥,思州府的花江桥、大石桥,思南府的通济桥、马蹄溪铁索桥,铜仁府的官舟桥,黎平府的广泗桥、地坪风雨桥,都匀府的百子桥、陆家桥等,这些桥梁多数已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在当地的志书中讲述着一段段交通建设故事。
参与编辑《贵州桥梁志》的作家孟昭华介绍,1949年,全省公路3943千米,公路桥梁仅有357座4163米,且多是中小型桥梁。新中国成立后,贵州公路建设突飞猛进。截至1957年,先后改建黔桂公路和黔滇公路,抢修了黔川、黔滇、黔桂、黔湘4条公路干线上的21座主要桥梁。新建的桥梁侧重于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桥梁多以石拱桥和石台木面(木桁)桥为主。
改革开放后,贵州的桥梁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建材到桥型,从数量到品质,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86年贵阳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位于贵阳市省艺校的立交桥横空出世,掀开了新时期贵州交通发展的序幕。”孟昭华说。
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贵州紧紧抓住这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推动交通建设快速发展。2001年建成通车的贵(阳)毕(节)公路,就以桥梁数量最多、桥型最多而受到关注。这一时期,贵州建设的桥梁尤以增长快、规模大、类型多样化、结构复杂、科技含量高等为特点,各种桥型不断涌现,很多设计理念、管理方法和工艺创新在全国独树一帜。
近10年来,作为西南地区重要陆路交通枢纽,贵州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地区、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县县通高速公路三年大会战。2015年,贵州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伴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先后有10余座不断刷新历史纪录的桥梁建成通车,如清水河大桥、北盘江大桥、鸭池河大桥、红水河大桥、赤水河红军大桥、平塘大桥等,它们如同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贵州的青山绿水间,打开了新时代贵州桥梁的壮美画卷。
目前,贵州有3万多座桥梁,其中公路桥梁有2万多座,如飞针走线般串起千山万壑,是全国公路桥梁最多的省份。以从水面到桥面距离为标准,目前建成高度排名世界前10名的桥梁,贵州有4座;排名前100的桥梁,贵州有近一半。桥梁,成就了“贵州是‘平’的”现代传奇。4座桥梁荣获有“桥梁诺贝尔奖”之称的“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奖,贵州也获得了“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贵州归来不看桥”等赞誉。
摄影师龚小勇曾带着无人机翻山越岭拍摄贵州桥梁,拍摄的北盘江大桥在多个出版物出现。他的直观感受是:“贵州桥雄伟壮观,‘桥梁博物馆’之誉名副其实。”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许湘华说,贵州的一座座大桥堪称“超级工程”,高度高、跨度大、设计新、造型美,极具观赏性。贵州桥梁的看点还体现在宏伟的桥体与壮丽的山川浑然天成,人与自然完美融合。
在平塘至罗甸高速K249公里处,被誉为“天空之桥”的平塘大桥横跨漕渡河谷两岸,它的一侧是以畅游星空、近观平塘特大桥为主题,集休闲、娱乐、科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贵州首个旅游目的地型服务区。2020年,被交通运输部列为交通强国贵州省唯一一个“交旅融合”服务区示范项目。
作为开放的具象,贵州桥梁扮演的角色已跳脱出“连通四面八方”的简单概念。一座座桥梁就是亮丽的旅游风景线,一座座桥梁就是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驱动轮,一座座桥梁就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记者 陆青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