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说过:“书房若有花园相伴,我将别无所求。”如今,这一梦想正在照进越来越多上海市民的阅读生活。
(资料图片)
近日,上海图书馆东馆南门外一片两万余平方米的绿地开放共享,这是国内首座“悦读森林”,意在让读者在绿色环绕中享受阅读。早樱悄然绽放,一群孩子和爸爸妈妈来到顾村公园,一路欣赏沿途风光、上桥下坡,来到位于悦林湖畔的“樱悦书苑”,赴一场公园里的阅读聚会……
眼下,上海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建在公园里面或周边,不仅大大提升了阅读环境、体验,有助于推广全民阅读,也涵养了自然生态空间的人文内涵,让公园成为“诗和远方”的承载地。“社会学家欧登伯格提出,家庭居住空间为第一空间,职场为第二空间,而城市的酒吧、咖啡店、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是第三空间。”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郑崇选认为,同为联结、聚集人的“第三空间”,图书馆与公园功能的叠加,建构出文旅融合新景观,它们在赋能高品质生活、满足了人民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彰显了上海这座城市美的追求、高的颜值、暖的表情。
提升便捷性、可抵达度,让阅读触手可及
香樟、雪松、银杏、桂花、麦冬、蕨类植物……漫步于“悦读森林”,第一观感是“原始的、静谧的、返璞归真的”林境之美。“坐在三楼南侧阅读广场靠窗的位置,从阅读中回过神来,就能透过玻璃窗看到这片绿洲;如今,穿过森林走进东馆,又是另一种感觉。这里有多个入口,像是一个隐喻,条条道路通阅读。”约同学一起来上图东馆自习的大三学子王薇说。
这片让人沉醉的森林,面积共20546平方米,多个入口分别连通了上图东馆的南大门、地铁2号线上海科技馆站3号口,以及世纪大道和锦绣路,让不同位置的读者,都能举步可及。木栈道环绕的空间内,设置了枕木坐凳等阅读设施。“每天都会有人打扫、养护,这里是天然氧吧,天气好的时候,读者会把书借出来看。”据上海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心王海天透露,鉴于“悦读森林”独特的地理区位,上图东馆将把部分室内功能延展到户外,在这里举办森林亲子阅读、爱丽丝梦游仙境阅读体验、公园阅读推广、阅读+咖啡休闲交流等活动,并根据读者需要适当配置24小时自助阅读亭、朗读亭等,满足了不同人群阅读、放松身心的需求。
“上图东馆的建设目标是‘大阅读时代的智慧复合型图书馆’。这之中,以人为本的阅读空间营造,图书馆阅读与城市功能的空间融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图书馆,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徐强表示,“悦读森林”打造的初衷是让读者可以身心愉悦地阅读,进而引导阅读走进生活、走进自然。
“这是推广全民阅读的需要——以提升便捷性、可抵达度的方式让阅读触手可及;也是国际图书馆界的趋势。”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告诉记者,近些年,国际图联每年评选年度最佳新图书馆,一个重要要求就是与周围环境和当地文化的互动,包括:建筑如何反映或考虑社区的本土文化,如何在城市景观中提供可见性以及与周围建筑物和开放空间的互动?图书馆是否可以作为城市环境中的联系或活动的推动者,可否充当社区的“起居室”并对所有人开放?
颜值与内涵并存,根据区域优势打造特色主题
在公园里面或周边营造一方方阅读天地,便是上海多方共同努力的有益尝试。这些人文与自然交融的“第三空间”,不仅颜值与内涵并存,还根据所在区域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主题。比如,城市书房浦江郊野馆充分发挥浦江郊野公园国家4A级景区、科普教育基地的优势,在书房内开辟昆虫、园艺主题区,不仅有花卉园艺、昆虫植物专题的科普书籍千余册,还布置了科普展示区,展示植物保育及生态修复过程以及种类多样的昆虫、植物标本。它由原先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升级改造,采用原木色系设计,与周边融为一体,开辟借阅区、自习区、主题区和活动区,拥有大面积落地玻璃墙体,在书房内就可将公园里的奇迹花园城堡和四季繁花尽收眼底。
由宝山区图书馆与顾村公园合作共建的“樱悦书苑”聚焦少儿阅读特色服务,主动承担起社会教育职能,将“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系列、“花儿的教室”、“魔法真绘玩”等品牌阅读活动送到静美的湖畔书房。书房外的绿荫暖阳里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孩子们静静围坐在草坪上,聚精会神地聆听大人讲《公园里的声音》等绘本,情景交融,好一番诗情画意的美好亲子共读时光。
毗邻南翔老街檀园的“我嘉书房(南翔·名士居)”是国内较为少见的以连环画为主题的24小时图书馆。结合所在区域“三画”基地(年画、连环画、宣传画)资源特色,它以连环画为特色藏书,收藏的4100余册连环画中,既有四大名著等许多人儿时记忆中的经典连环画,也有近几年出版的以红色经典、成语故事等主题的连环画,并收藏了数本线装珍藏版连环画手稿影印本。这个古色古香的书房整体为明清时期建筑风格,考虑到老街游客及周边居民需求,还藏有近千册旅游类及热门畅销图书。
“2022年发布的新版《公共图书馆宣言》专门新增一个自然段强调公共图书馆与社区的紧密联系:图书馆是社区的创造者,它积极接触新的受众,同时通过有效的倾听来协助设计符合本地需求且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公众信任图书馆,作为其回报,公共图书馆也应该积极将其动态告知和提醒社区。”图书馆研究专家吴建中表示,图书馆是生长的有机体,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成员馆已达256家、服务网点412个,“一卡通”有效持证读者数逼近500万人。“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延伸触角。除了公园,还要努力融入商场、机场、博物馆、美术馆、医院等各类空间,尽可能让阅读无所不在。”陈超说。
原标题:
上海越来越多公共图书馆建在公园里或周边,让读者身心愉悦享受阅读
人文与自然交融的“第三空间”赋能高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