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波2月28日电 (方堃 吴立高)“打渔40年,还是第一次捕到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28日上午,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强蛟镇渔民王明明父子驾船到象山港宁海湾白石山岛附近,合力收起昨晚布下的渔网时,只见一条体长近1米的大黄鱼跃入眼帘,父子俩兴奋地一蹦三尺高。
这条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的大黄鱼,目测体长近1米,胸围约70厘米,重达7.1斤。整条鱼通体金黄,红唇细鳞,不仅“卖相”特别好,躺在船舱上嘴巴还一张一合,并发出高亢的“嘎嘎”叫声,有经验的渔民由此判断出这是一条雄性黄花鱼。
“一般野生大黄鱼每年只能长七、八两,三年仅能长到2斤多,其后长速更慢,长到7斤以上的大黄鱼,估计生长年限不少于10年。”一位老渔民如是介绍。
据悉,黄鱼又被称为“黄花鱼”,是石首鱼科黄鱼属的统称,由于黄鱼头部长有两颗坚硬的结石,因此黄鱼也被称为石首鱼。野生大黄鱼因为量少昂贵,被称为海里的“土豪金”,每斤售价4000元至6000元不等。
“能捕获这么大的大黄鱼,要感谢政府每年伏季休渔、增殖放流的制度与政策。”王明明父子俩感慨。
确实,从1979年开始,浙江省在禁渔区线外实施群众渔业三个月伏季休渔制度。1995年,这项举措上升为全国性渔业资源保护制度。20多年来,这项制度一直毫不松懈地严格执行着。
近年来,伏季休渔力度不断加大,“史上最严休渔期执法行动”“最严伏季休渔”不断见诸媒体。同时,沿海省市多年不断开展增殖放流、建设海洋牧场,想方设法恢复海洋渔业资源。这一切,是促成近期越来越多“野生大黄鱼”被捕获的核心原因。
据悉,王明明公布捕获7.1斤野生大黄鱼后,该条大黄鱼立即以4.2万元的价格售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