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报道中,最远的记者来自哪里?
答案:祖国最南端的三沙市。
“坐飞机要倒三趟,先是从三沙到海口,再从海口到石家庄,最后从石家庄飞张家口。”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三沙卫视记者唐团宝说。
这次行程南北跨越了3500公里,虽然远道而来,但媒体接待站的周到而细致的安排让唐团宝依依不舍。
“线路多、内容丰富,为记者提供了大量可报道的新闻素材。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让人充满期待。”唐团宝说。
唐团宝在张家口市沽源县采访。采访者供图。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两区”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等主题,接待站每天向媒体记者推出2至3条精品采访路线,让记者们感觉到“备料”充足、“有料”可采、采用“解渴”。
此外,媒体接待站每天还安排一个县区开展“一次形象推介、一次民俗互动体验、一次精品文艺演出、一次冰雪产业宣传活动”,吸引国内外媒体记者广泛参与。
记者们不仅是“张家口故事”的报道者,更是“张家口故事”的参与者。
2月12日,张家口迎来入春以来第一场大雪,到处银装素裹,冬奥氛围愈加浓厚。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不仅报道了这场瑞雪,还参与到清扫积雪活动中。
记者们表示,“媒体接待站举行这样的活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让大家为张家口这座冬奥之城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儿。”
北京冬奥会在春节期间开幕,这也让接待站的记者们“组团”在外过年。
“祝你生日快乐!”2月6日是大年初六,当天18时在媒体接待站一楼餐厅,来自吉林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张岩在全国媒体同行的陪伴下,度过了一个简朴而难忘的生日。
生日现场,媒体接待站为张岩准备了一个生日蛋糕,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火炬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河北总站记者钱江还拿出自己珍藏的“飞扬”火炬与张岩合影留念。
“生日每年都过,但今年这个生日令我终生难忘。”这位有18年从业经历、见证过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资深记者,大年初二就来到张家口,特别的生日让她流下感动的泪水。
优质、便捷、周到服务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之中,这种精准、专业、全程的服务也得到各方高度评价。
在一次采访活动中,省外的一名记者遗失了收音设备,虽然沿着采访线路寻找,最后并没有找到,一度很沮丧“后面还安排了一些采访,没有设备会直接影响报道的质量”。
接待站的冬奥志愿者曹恬了解这件事情后,不仅向遗失现场的工作人员一一询问,还到跑到采访点位再次仔细搜寻,最终找回遗失的设备。
在接待站工作的日子里,这位记者顺利完成了张家口非遗文化、服务保障、绿色能源等方面的报道,还专门向非遗传承人学习面塑制作技艺,并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面塑“雪容融”送给曹恬,表示自己的谢意。
这样的暖心小故事,在张家口媒体接待站还有很多。有记者将手机遗忘在媒体报到处,工作人员多方联系找到失主;有记者发生腹泻,联络员立即将药送到房间……
“北京冬奥会胜利闭幕,张家口媒体接待站也圆满完成了媒体接待服务各项工作。期间,我们共接待80多家、300多名媒体记者,推出23条精品采访线路,先后有1200多人次参与。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我们把接待站真正打造成媒体记者之家。”2022张家口媒体接待站专项运行团队主任徐进海说。(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冯硕 张世豪 闫航 武新杰 吴思影 周亚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