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2月7日电(记者央秀达珍 赵玉和)藏医才旦加将炮制好的藏药草制作成多个宝塔形状,放置于患者羊洛加脖子处,用火点着后让藏药燃烧片刻,只见点燃处微微冒烟,待藏药烧尽时便将其移除。随着藏药不断吸收,羊洛加慢性咽炎的症状缓解了很多。
走进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常牧镇中心卫生院藏医馆,藏药的清香扑鼻而来。43岁的羊洛加来自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尖扎滩乡洛瓦村。“我们村很多人都来这里看病,藏医药价格低,效果好。”羊洛加说。
在藏医理疗室,患者们在接受不同的藏医理疗服务。有患者趴在病床上做煳儿美治疗,有患者将身体埋在大颗粒盐中做盐浴治疗,还有患者将双脚泡在藏药中做藏医足浴疗法……很难相信,这是在大山深处的基层卫生院藏医馆见到的情景。
“常牧”为藏语,意为“红色的山沟”。这里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最远的村距离县城90多公里,是全县唯一的纯牧业乡镇,平均海拔3000米,年平均气温仅有5摄氏度左右。
“因气候、海拔、饮食等多方面原因,这里很多农牧民患有关节炎、高血压、胃肠炎等疾病。”常牧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才旦多杰说,由于藏医药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上有良好的功效,诊疗服务价格低廉,许多农牧民都会选择看藏医。
才旦多杰介绍,卫生院藏医馆未成立时,很多患者只能去贵德县城或者西宁就医,路途远、开销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为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看上病,2017年,国家投资18万元在常牧镇建成藏医馆,2021年,国家又投资50万元对藏医馆改造扩建。目前,藏医馆共设有25间病房,有藏医专业人员19名,每天到此看藏医的人络绎不绝。
走进藏药房,柜子上整齐陈列着七十味珍珠丸、洁白丸、二十五味珊瑚丸、智托洁白丸等240余种常用藏药。
“医生给我开了一个月的桑培诺布丸、阿嘎尼西丸、安置精华散和旺赤尼阿丸,只花了65元。家门口就能看好病,不用去县城。”46岁的娘毛才让是常牧镇上岗查村村民,患关节炎已经6年多,吃了一个疗程的藏药后,症状明显缓解。
才旦多杰说,为提高藏医诊疗水平、开展多种藏医理疗服务,卫生院组织多名藏医大夫赴青海省藏医院、兴海县藏医院等学习藏医外治技能。目前,藏医馆能开展藏药浴、艾灸、放血等藏医特色疗法28种。
由于藏医外治水平不断提高,卫生院的就诊人数逐年增加。常牧镇中心卫生院门诊总人数由2017年的9876人次提高到2021年的12898人次,住院人数由2017年的876人次提高到2021年的1487人次。
目前,青海的“小”藏医馆正在发挥“大”作用。和常牧镇中心卫生院藏医馆一样,青海省共有439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了中藏医馆。
“基层藏医馆受到广大农牧民患者好评,真正解决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实现了让患者在基层首诊的目标。”青海省中藏医药管理局四级调研员华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