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西宁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暨首批企业入区仪式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举行。西宁综合保税区的封关运行,是青海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喜事。
西宁综合保税区位于大通县北川工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386亩。封关验收工程(建前工程)总投资10.8亿元。自全面启动工程建设以来,围绕封关运行目标,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招商引资,全面完成综保区基础及监管设施建设,于2021年12月20日通过国家验收。
记者 张慧慧 摄
16日,伴随着隆隆的鸣笛声,两辆装有从加拿大进口的精密设备的集装箱卡车,在西宁海关的监管下顺利驶入西宁综合保税区,首批货物通关,标志着西宁综合保税区投入运行,进入业务实质性操作阶段。
西宁综保区建成运行,搭建起西宁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平台,推动高原内陆与沿海沿边协同开放的新窗口,深度参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新支撑。首批5家企业入驻,预计年内实现进出口总额20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80%左右,在服务和带动全市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上将发挥主引擎作用。
入区企业表示,将植根西宁综合保税区,用好政策叠加优势、制度红利,着眼全国,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为青海高质量发展献智献力。
封关运行后,西宁综合保税区将聚焦打造“高地”、建设“四地”,认真落实国家关于综保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充分利用好“保税、退税、免税”等功能政策,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畅通引进来、走出去双向通道,携手实现“入驻园区、商达全球”商业愿景。充分发挥综保区平台优势,全力开展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注重推进制度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树牢全过程全周期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模式,做好日常服务、加强精准服务、主动上门服务,了解企业需求,送政策、送项目、送温暖,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大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暖商的优良环境,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区域吸引力、竞争力、引领力的对外开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