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飞向太空和着陆火星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卫星通信传回的实时数据,对其数字孪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从而判断飞行轨迹和运行状态是否正常;进行复杂医学手术时,可以对病灶建立数字孪生模型,通过仿真确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建立整个城市建筑和各种地下管网的数字孪生模型,可以更有效地对城市进行管理……这种打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实现虚实融合的复合技术,被称为数字孪生。
6月15日,“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应用国际交流论坛暨江岸区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等专家学者、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军企业以及行业联盟的150多位代表参会。会上,数字孪生创新应用研究中心揭牌,6项人工智能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签约,签约金额4000万元。
近年来,数字孪生技术在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场景。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董雷霆等专家学者分别作《面向制造的数字孪生》《飞机结构数字孪生关键建模仿真技术探索》等主旨报告,解析人工智能发展未来,畅想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探讨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李培根说,数字孪生需要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分析、工业软件等支撑。当前正处于一个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数字孪生集合各类新兴技术,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相融合,逐渐成为智能制造等行业的重要应用趋势,也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推动着技术创新和产业革新,推动更智能、更绿色、更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将在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湖北省通用航空产业联盟理事长徐强博士主持“数字孪生应用场景未来展望”圆桌论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田云教授等嘉宾代表就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发展的前景、应用和痛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会上,“智能工厂数字孪生仿真系统开发”“人工智能头盔”等6项人工智能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签约,数字孪生创新应用研究中心揭牌。“智能工厂数字孪生仿真系统开发”主要研究智能工厂数字化设计的虚拟仿真系统与物理系统数据实时交互及融合接口等,实现智能工厂虚拟验证与同步运行的数字孪生系统。“人工智能头盔”适用于各种飞机的安全飞行,可以大大提高飞行员的飞行视野,减少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飞行的危险性。数字孪生创新应用研究中心落地武汉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将加快数字孪生技术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数字孪生创新发展。
江岸区区长余志成介绍,江岸区已建成各类创新平台33家,各类众创孵化平台21家,院士工作站9个。作为全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典型代表,武汉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相继打造了“武汉市工科院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工科院科创空间”双国家级双创平台,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0余家,转化高新技术成果近百项,成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集聚的重要高地。
据悉,此次论坛由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武汉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指导,武汉市江岸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工科院孵化器、湖北省通用航空产业联盟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