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素有“中国草原类型博物馆”之称的甘肃,投入多种科技手段在草原保护建设、草地利用和管理等方面,探索不同区域草原生态修复模式。目前,甘肃草原生态环境退化趋势逐步得到改善,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2%以上。
记者30日从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甘肃开展了多项草原植被恢复技术研究、高寒湿地退化预警方案研究等工作,构建了轻度、中度、重度不同类型退化高寒草地植被恢复重建技术体系,推广治理高寒退化草地12.9万亩,多种生态保护利用技术模式和典型经验被大范围推广。
甘肃拥有天然草原2.68亿亩,占国土面积近四成,有可利用草原2.41亿亩。作为典型的农牧过渡区,甘肃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多样性,决定草原类型较多,占中国草原类型逾七成。
作为西北内陆省份,地处黄土、内蒙古和青藏三大高原交汇处的甘肃,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严重,草原退化亦是长期“困扰”。近年来,依托退牧还草、已垦草原综合治理、草原鼠虫害防控等工程项目的实施,该省草原生态退化趋势初步得到控制,草原植被有效恢复,局部地区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在生态效益初显的同时,甘肃也在探索改善民生的经济效益。据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负责人介绍,目前,甘肃已成为中国草产业试验试点区和全国最主要的优质商品草储备供应基地,成为全国草产品流通的重要集散中心和价格中心。据初步统计,该省人工种草面积稳定在2400多万亩。
“尽管草原生态环境整体趋好,局部地区退化速度有所减缓,但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仍面临挑战。”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表示,特别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地退化、自然灾害等生态问题,仍然是制约甘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瓶颈”,全省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