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申子仲/文图
“每次收到停车费的票据,我都以为自己收到了罚单。”刘老板苦笑着告诉东方今报记者。刘老板所在的公司位于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区,该区域东至电厂路,北达电厂南路,西接西三环,南抵漳河路。近段时间,不少在这里上班的企业年轻白领向记者反映,停车费高得有点离谱了……
停车两天两夜,被收72元
“我是搞软件研发的,因为工作性质,我的团队会经常加夜班。”30岁出头的王先生拿出手机,屏幕上一份电子票据,显示今年4月16日22时许,他的私家车在大科园东区一次性交了72元的停车费。
(部分员工出具的停车票据)
王先生解释说,他的车牌尾号是9,他是4月14日下午接通知来公司加班,次日也未离开,4月16日是星期四,因为限号,园区又在三环内,他必须呆到晚上9点之后才能开车回市区家里。“算是在公司呆了两天两夜,停车费收了72元。”
大科园东区里有这样经历的年轻白领不在少数,他们反映说,去年8月之前,此地的停车收费还算能接受,白天一次性停车收费5元,晚9点过后是15元。但随着后来资费调整,便有些吃不消。
据了解,入驻大科园东区的多为软件电子类的创业型科技研发公司,员工也多是大学毕业不久的青年,平均年龄30岁,月薪平均5000元左右,因为加班是家常便饭,不少人反映,近期的停车费每月需要花销600多元甚至更多,占去工资的十分之一还多。
员工拒绝加夜班
“我的员工现在已经拒绝加班了,要求我必须报销停车费。”不到40岁的郭女士是一家软件开发公司的负责人,提起停车费,这位淑女打扮的老板不住地爆粗口。
(不久前,园区覆盖道路的路边车位由白线车位改成了蓝线)
郭女士反映,以前园区覆盖的多条道路,如漳河路、王屋路等等,马路边有许多划了白线的停车位,白天也可以停车,一天或一次性收费5元。前不久疫情刚过,这些白线忽然统统改成了蓝线,标牌提醒每天晚20:00至次日7:00免费,意味着只能夜间停车,白天就有被贴条的危险。不少员工为了省钱搭公交来上班,也有不少人把车子停在近两公里以外的华强城市广场,因为那里的停车费“合理适中”。而研发企业大多需要加夜班,且往往是加班到夜里10点多至11点,因此不少员工到了傍晚就忙着把车子从园区里挪到马路边,“太折腾人了,都是为了省俩停车费。”
颇有同感的刘老板是一家电子产品公司的负责人,他为此专门去市场做了大数据调研分析,发现本属于停车三类区域的大科园东区,停车费和同城商业繁华区大卫城、中原万达、正弘城相比毫不逊色,且时间节点偏早。比如大卫城,夜间停车从0:00开始计时,每超过一小时计费两元,而大科园东区从晚9点就开始”入夜”计入高收费。
(调整收费后的公示牌)
采访中,记者好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停车管理方在去年夏季调高价位之初,曾委派了一位”大爷级“的门卫,司职新规收费,因为停车费太高频频引发骂仗,停车人经常是骂骂咧咧甚至不惜动手,结果老大爷干了不到一个月,实在受不了自己辞职了。
管理方表态:可以再晚些计时
16号楼园区出入口处,耸立着醒目的停车收费牌——“白天,7:00—21:00;第一个小时收费5元,每超1小时加收1元”“夜间,21:00—7:00,15元/次”。
照此计算,如果在此停车满一天,收费为33元。用园区企业职工小高的话说,“几乎是我一天的饭钱。”
据了解,随着大科园东区的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入驻企业1000多家,在职员工约40000人,停车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而记者在该区5号、6号等不少写字楼附近观察,发现仍有多数车位空闲,原因是“太贵了,停不起。”
从去年8月以来,大科园东区企业员工多次向市长热线、高新区管理方反映停车费的问题,得到的回复是该价格“属于市场调节价”,没有明显的问题。
(大科园东区企业员工就停车费问题多次向上反映)
停车费电子票据显示,收费单位是“北京停简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据介绍,这是一家由大科园东区物业授权的第三方管理公司。“停简单”分公司负责人张总告诉记者,他们属于自营自建的停车场,市场调价无需物价部门审核,只需公示即可,因此收费“是合理的”。此前园区乱停车现像频发,园区多次接到消防部门警告,自该公司接管以来,停车秩序已大为改观。公司已尽最大努力实施了部分停车优惠政策,且高新区管理部门也已注意到园区停车难的问题,拟再建一个立体停车场予以缓解。
张总还说,此前他们也接到过东区企业员工类似的反映,已经将夜间停车计费时间改成从9:30算起,如果员工反映依旧强烈,他们会考虑从晚10:00开始”入夜计费“。
“这样收费,影响士气心情”
对于停车管理方的说辞,园区企业员工颇不以为然。
”我们是来上班,不是来逛商场,逛完就走。“6号楼一家企业的员工张先生说,”即便按8小时工作日算,来这儿上班,最少一天也要交10多块钱,这能叫合理吗?“
刘老板和郭老板的公司分别在大科园东区的11号楼和16号楼,公司入驻大科园的时间也差不多。说起现在停车费,他们颇感“气儿不顺”。
“我们实在不愿意看到国家级的大科园变得太现实、太功利。”刘老板说,2014年,时年30岁的他怀揣10万元,辞去公职来到大科园东区创业,当时园区宣称有许多优惠政策,但真正有啥实在优惠也没看到。
“那时候这里配套设施啥也没有,生活极其不便,之所以还会能义无反顾地选择这里,就是因为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图着大家能聚在一起,和大科园一起拼出个未来。“刘先生叹息说,现在人多了车多了,商店卖场多了,费用跟着也多了。这样收停车费,不仅伤老板的心,也影响员工的士气和心情。刘先生透露说,目前,多家企业老板已经私下“密谋”,将联系更多的企业“并肩作战”,联名向更上一级反映,“直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