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首家国内私人银行成立以来,私人银行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目前已有10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18年私人银行规模数据,其中招行以2.04万亿元的规模稳坐头把交椅,位居其后的工行、中行、建行也争夺激烈。不过,头部梯队的私人银行增速却在放缓,而万亿元以下俱乐部梯队的私人银行业务却增速强劲。
万亿俱乐部数量升至五名
随着年报的相继披露,私人银行去年的成绩表现也逐渐揭晓。根据已披露的A股上市银行年报,目前工行、农行、中行、建行、招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宁波银行以及青岛银行10家银行公布了私人银行相关数据。其中,建行挤进私人银行万亿俱乐部之列。
从资产管理规模来看,招行继续稳坐头把交椅。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招行管理的私人银行总资产为2.04万亿元,同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私人银行管理规模超过2万亿元的银行,这一数据也逼近该行零售资产的1/3。
紧随其后的为中行,该行2018年末私人银行规模为1.4万亿元,反超了2017年末排名第二的工行。工行去年末的私人银行规模与中行非常接近,为1.39万亿元,位居“探花”之位;建行也呈追赶之势,迈入“万亿元俱乐部”,达到1.35万亿元,较2017年末上升一位至排名第四。农行以1.12万亿元的规模排名第五。
万亿元以下俱乐部中,浦发银行以近5000亿元的规模领先;其次为中信银行,该行2018年末规模达到4862亿元;民生银行的规模为3583亿元。
两家城商行的私人银行规模均未突破500亿元,宁波银行规模达到469.31亿元,青岛银行为312.58亿元。
至此,截至2018年末,上述10家银行私人银行管理规模合计约8.7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9754亿元。从新增规模来看,中行和建行增势明显,去年分别猛增2000亿元和1889.82亿元,位居新增规模的首位和第二名。招行以新增1340.23亿元位居“探花”。
第一梯队增速放缓
虽然管理资产规模和新增规模成绩亮眼,但是2018年末招行、工行、农行、建行和中行5家银行的私人银行规模增速却在放缓。
纵观2016-2018年年报,招行私人银行规模增速由2016年末的32.54%降至2017年末的14.81%,进入2018年又降至个位数的7.03%。
工行的私人银行规模增速也由2016年末的14.2%降至2017年末的10.7%,又续降至2018年末的4.4%。
建行2018年末的私人银行规模增速为16.3%,低于2016年末、2017年末的26.24%、19.57%。
由于农行2016年报未披露私人银行规模增速,北京商报记者对比2017-2018年年报数据发现,该行2018年末增速为9.22%,低于2017年末的25.68%。
同样,中行2018年的私人银行规模增速为16.67%,而该行2017年报未披露增速,仅披露规模为1.2万亿元,根据2016年报显示的“私人银行规模超过1万亿元”粗略计算,中行2017年私人银行增速约20%,可见2018年私人银行的增速也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与上述5家银行情况相反,万亿元以下俱乐部梯队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却增速强劲。比如,中信银行2018年末私人银行规模增速为25.85%,高于2017年末25%的增速;民生银行2018年末增长16.75%,明显高于2017年末3.41%的增速。
对于两个梯队增速相反的现象,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一方面是大行原始的私人银行规模基数较大,另一方面是在经历前些年的高速扩张后,大行能够拓展的区域、业务边界逐步收窄。
座次洗牌战况胶着
随着理财规模的明显压缩,未来私人银行业务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比如,工行在2017年末仍以1.34万亿元的私人银行规模位居第二,而2018年便被中行以100亿元之差反超。建行2017年末私人银行规模为9402亿元,落后于农行,位居第五,而2018年猛增至1.35万亿元,挤掉农行排名第四。
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的追赶更为激烈,2016年末,浦发银行以近3500亿元私人银行规模排名中信银行之上;进入2017年这一座次便被打乱,当年中信银行私人银行规模达到4025亿元,明显高于浦发银行近3670.78亿元的规模;而2018年的座次又重新排列,浦发银行的排名又再次高于中信银行。
对此,苏筱芮表示,梯队内的座次微调是有可能的,不过,第二梯队的私人银行距离头部选手的万亿资产规模还有相当差距,即便按照30%的年均增长率来乐观估计也需要3-5年以上来跻身头部行列。
分析人士指出,银行未来应在私人银行运营模式的探索、客户的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多下功夫。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相栋认为,私人银行应积极提升投研能力,整合内外部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宽领域、一站式服务的开放式产品平台。
“未来银行也要关注私人银行业务的国际化,像招行、中行等传统私人银行强者都非常重视国际化业务,其他银行可以参照这个思路来进行突破。”苏筱芮建议道。